什么是肥料的3414試驗?如何布設?
3414試驗是肥效田間試驗的總稱。這個試驗是獲得各種作物最佳施肥量、施肥比例、施肥時期、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徑,也是篩選、驗證土壤養分的測試方法,是建立施肥指標體系的基本環節。
什么是3414
3414是指氮、磷、鉀3個因素、4個水平、14個處理。
4個水平:0水平指不施肥,2水平指當地最佳施肥量,1水平=2水平*0.5,3水平=2水平*1.5(這個水平為過量施肥水平)
14個處理,就是試驗方案有14個。
通常,為了便于匯總,同一作物、同一區域內施肥量要保持一致,如果需要研究有機肥和中、微量元素肥效,可在這個基礎上增加處理。
試驗設計
試驗設計取決于研究目的。
有的地方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會對方案進行調整,說起來比較費勁,聽的可能也是一知半解,我們今天說一個推薦方案。
肥效試驗以上14個處理,進行氮、磷、鉀三元二次效應方程的擬合以外,還可分別進行氮、磷、鉀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應方程的擬合。
例:進行氮、磷二元效應方程擬合時,可以選用2、7、11、12,求得在K?水平為基礎的氮、磷二元二次效應方程;選用處理2、3、6、11可求得在P?K?水平為基礎的氮肥效應方程;選用4、5、6、7可求得在N?K?水平為基礎的磷肥效應方程;選用處理6、8、9、10可求得在N?P?水平為基礎的鉀肥效應方程。此外,通過處理1,可以獲得基礎地力產量,即空白區產量。
試驗地的選擇
應當選擇平坦、整齊、肥力均勻,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塊;坡地應選擇坡度平緩、肥力差異較小的田塊;試驗地應當避開道路、堆肥場所等特殊地塊。
試驗作物品種選擇
應當選擇當地主栽作物品種或擬推廣品種。
試驗準備
整地,設置保護行、試驗地區劃;小區應單灌單排,避免串灌串排;試驗前采集土壤樣品;依測試項目不同,分別制備新鮮或風干土樣。
試驗重復與小區布設
為保證試驗精度,減少人為因素、土壤肥力和氣候因素的影響,田間試驗一般設3-4個重復區組。采用隨機區組排列,區組內土壤、地形等條件應相對一致,區組間允許有差異。
同一作物、同一生長季、同類試驗在10個以上時可采用多點無重復設計。
小區面積: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作物小區面積一般為20-50㎡,密植作物可小些,中耕作物可大些:設施蔬菜作物一般為20-30㎡,至少5行以上。
小區密度:密植作物不小于3米,中耕作物不小于4米。
多年生果樹類選擇土壤肥力差異小的地塊和樹齡相同、株形和產量相對一致的成年果樹進行試驗,每個處理不少于4株,以樹冠投影區計算小區面積。
試驗記載與測試
參照肥效鑒定田間試驗技術規程(NY/T 497-2002)執行,試驗前采集基礎土樣進行測定,收獲期采集植株樣品,進行考種和生物與經濟產量測定。必要時進行植株分析,每個地區每種作物應按高、中、低肥力分別各取不少于1組3414試驗中1、2、4、8、6處理的植株樣品;有條件的地方,采集3414試驗中所有處理的植株樣品。
樣品采集與制備
采樣的人要有一定的采樣經驗,熟悉采樣方法和要求,了解采樣區域農業生產情況。采樣前,要收集采樣區域土壤圖、土地利用現狀圖、行政區劃圖等資料,繪制樣點分布圖,制定采樣工作計劃。
準備GPS、采樣工具、采樣袋(布袋、紙袋、塑料網袋)、采樣標簽等。
總結
3414是指氮、磷、鉀3個因素、4個水平、14個處理。我們在布設試驗14個處理的時候,為保證試驗精度,減少人為因素、土壤肥力和氣候因素的影響,田間試驗一般設3-4個重復區組。采用隨機區組排列,區組內土壤、地形等條件應相對一致,區組間允許有差異。
同一作物、同一生長季、同類試驗在10個以上時可采用多點無重復設計。
上一篇: 腐植酸屬于有機肥的一種嗎?
下一篇: 聊聊自己對微生物菌肥的淺知
您好!請登錄
已有0評論
購物盒子